灵山上有一庙,因山得名灵山庙,庙的由来有两说:一说是五代时,汉中山靖王后裔刘氏三兄弟奉母命偕隐江南,以此山作为隐居之所。后坐化于山石,乡人异之,立庙奉祀,是为灵山庙。凡山贼寇境,疫疠灾民,有祷祈祭告者,均能相安无事,灵应远响,闻于朝廷,兄弟三人皆沐封侯,元代谥为协应侯,千百年来享受乡人香火。
而另一说则是:“灵山侯是炎帝时期重臣,他生前辅佐炎帝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死后葬于衡东县草市境内的灵山,农历九月十三是灵山侯生日。”乡人为了纪念这位重臣,而自发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如今,洣水、永乐江流域乡民每年都会自发献戏。每年从农历九月十三日起,举办为期十天半月的庙戏,唱戏在三十场以上,并有“抬故事”等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