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1、水星 水星,中国古代称为辰星,是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其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密度较高。
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无卫星环绕。它是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2、金星 金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
它日出稍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3、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
地球已有44到46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30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
4、火星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相近,公转一周则花两倍时间。
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
5、木星 木星为太阳系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古代中国称之岁星,取其绕行太阳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
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
6、土星 土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于第六、体积则仅次于木星。并与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属气体(类木)巨星。
表面也是液态氢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样覆盖着厚厚的云层。
7、天王星 天王星是第一颗在现代发现的行星,虽然它的光度与五颗传统行星一样,亮度是肉眼可见的,但由于较为黯淡而未被古代的观测者发现。
这也是第一颗使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内部和大气构成不同于更巨大的气体巨星——木星和土星。
8、海王星 作为典型的气体行星,海王星上呼啸着按带状分布的大风暴或旋风,海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时速达到2000千米。
海王星的蓝色是大气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红光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