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图纸中的形位公差是指**对零件形状和位置的允许偏差范围的规定**。
形位公差,也称为几何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两部分。这些公差是用于指定零件的实际表面、轴、中心平面等要素与理想状态下的对应要素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差异。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形状公差**:涉及零件本身的形状,如平面度、圆度、线轮廓度(直线度)等。例如,直线度要求指定目标(如一条边或轴线)应接近完美直线。
2. **位置公差**:涉及零件特征相对于其他特征的位置,如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位置公差限制了工件位置尺寸的偏差。
3. **功能要求**:零件的功能决定需要应用哪些形位公差。设计时应根据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和配合关系来确定公差要求。
4. **公差标注**:在图纸上要正确标注形位公差符号,以明确说明公差要求。这些标注通常遵循国际标准ISO或国家标准。
5. **检测方法**:为了验证零件是否满足形位公差要求,需要使用特定的检测设备和方法进行测量。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中国都推荐了相应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6. **设计表达**:通过标注形位公差,设计者可以更清晰地传达设计意图,同时为检具的设计提供明确的依据。
7. **历史发展**:工业化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有了形位公差的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了形位公差标准,中国则于1980年颁布了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