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鹌鹑孵化过程中,判断死胎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观察啄壳现象:鹌鹑孵化15天后,如果出现啄壳现象,通常代表胚胎是活着的。如果到了这个时间段没有啄壳现象,可能是由于孵化技术、鹌鹑种蛋种类或孵化温度的不同导致的,这时应先观察并等待1-3天,但不可强行剥壳,以免造成鹌鹑死亡12。
照蛋检查:在孵化的不同阶段,通过照蛋可以观察到胚胎的发育情况。例如,孵化后5—6天,发育正常的胚胎在光照下会隐约可见胚胎上浮,卵黄囊上的血管网向四周扩张如蜘蛛网状。而死胎蛋在光照下色泽较暗,呈暗红色,并可能有异味3。
检查气室和血管分布:在孵化的18—19天,发育正常的胚胎气室增大,气室边缘弯曲倾斜,血管粗大,有时可见胚胎闪动。而死胚蛋的气室边缘弯曲度不大或无弯曲,蛋的尖端发亮,蛋内发暗浑浊,摸之无温暖感3。
注意蛋的色泽和透明度:死胎蛋在光照下色泽较暗,可能呈现暗红色,并且有异味。无精蛋蛋内透明,隐约呈现蛋黄的阴影;死精蛋可能呈现血线或血环,有时可见粘壳的小黑点3。
通风换气和翻蛋:孵化期间需要注意通风换气,以及每2个小时翻蛋1次。出雏前2-3天需停止翻蛋。发现死胚蛋后应及时剔除2。
湿度和温度控制:孵化期间应根据不同阶段调整湿度和温度。孵化前期湿度保持在55-60%,中期降至50-55%,后期提高至65-70%。温度方面,孵化前期一般保持在38℃,中期37.8℃,后期37.7℃2。
综上所述,判断鹌鹑孵化中的死胎蛋可以通过观察啄壳现象、照蛋检查、检查气室和血管分布、注意蛋的色泽和透明度、通风换气和翻蛋以及湿度和温度控制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