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身体姿势的改变会影响心跳的节律。当我们站立时,心脏需要将血液向上抬升,克服重力的影响,因此会提高心脏的输出量和频率,以及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度。
而当我们躺下时,心脏所需的抬升血液的工作就相对减少,因此心跳就会慢下来。
此外,身体姿势的改变也会影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而这些神经对心率的控制有重要作用。
例如,身体处于紧张状态、运动或者遇到惊吓等激烈情绪时,交感神经就会被激活,从而促进心跳的加速。
反之,当身体放松时,副交感神经则会占主导地位来调节心跳,使心率下降。综上所述,身体姿势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心脏的负担和神经调节而影响心跳的频率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