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的月季一直不生根,主要和扦插枝条的生长状况、土壤、以及后期的管理有关,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就很难让月季长出新根,即使有根系萌发出来长势也不会太好。
月季扦插不生根原因之一:
在扦插月季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健壮旺盛、活性较强的枝条,这种枝条才具备生根的能力,但是很多花友往往不注重这一点,总是随随便便的截取一根枝条,甚至还会选择一些病枝、弱枝进行扦插,这种枝条叶片较少、长势弱,光合能力也比较差,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转化的营养物质仅仅能够“保命”,根本没有过多的养分或者精力去生根。另外由于选择的枝条本身生长状态就不佳、抗性较弱,后期就很容易受到病虫的侵害,再加上枝条剪取过后没有及时消毒,使得伤口不易愈合,甚至于感染病菌,这样下来就会使枝条难以生根,或者出现发黑腐烂的情况。
月季扦插不生根原因之二:
选择的枝条即使再有生根能力,如果供它生根、生长的土壤质量较差,也很难令它萌发出根系。因为枝条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基本上都是从土壤中获取,如果土壤比较硬化板结、透气排水性较差,甚至还偏于碱性,就会违背了月季喜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并且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特点,自然而然的就会阻碍枝条的生根,甚至还会令枝条出现萎蔫的情况,导致扦插失败,因此选择合适的土壤进行扦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月季扦插不生根原因之三:
选择健壮活性强的枝条以及质量较好的土壤来扦插月季,也不一定就能让月季长出新根,因为扦插过后的管理对于月季生根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管理不当也会阻碍新根的萌发。比如扦插后频繁大量地浇水,使得土壤出现积水的情况,这样就会让枝条基部长时间接触大量水分,进而出现发黑甚至于腐烂的现象。另外扦插月季之后如果没有给予适宜的温度养护,使得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也会影响到枝条的生根,不利于枝条的生长。
以上三点就是导致扦插后的月季一直不生根的主要原因,原因找到以后就要相对应的一一解决,促使新根尽快萌发。
月季扦插不生根解决办法之一:
扦插月季的时候最好选择粗壮旺盛、无病害或者已经半木质化的枝条,枝条的长度最好在10厘米左右,带有三、四片叶子即可,这种枝条的光合作用较强,能够合成转化更多的营养物质进行生根、生长。另外在选取枝条以后用剪刀将枝条的底端按照45℃的倾斜角削成一个斜面,这样能够促进枝条生根。然后将枝条浸泡于多菌灵溶液中,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避免后期感染病菌。也可以把枝条放在生根液中泡一泡,提高枝条的生根能力,这样也能促进新根的萌发。
月季扦插不生根解决办法之二:
想要月季快速萌发新根,我们可以用蛭石和珍珠岩按照2:1的比例混合配制,这样配制出来的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排水性能,非常利于枝条生根。但是这种土壤基本上不含有养分,因此在枝条生根以后需要移栽到养分含量充足的土壤中,以满足月季后期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移栽时不要裸根移栽,最好保留一部分旧土移栽到新的环境中,这样可以加快缓苗的时间,配土的话可以用一份腐叶土、一份细沙土、一份田园土,再添加少量的有机肥料,这样配制出来的土壤不但透气排水、养分含量足,活菌数量也高,能够让根系长得发达健壮,进而提高月季的抗性,令植株长得枝繁叶茂、开花灿烂。
月季花扦插不生根解决办法之三:
月季扦插以后会处于一个待生根的状态,这个阶段算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此时只要在浇水和温度这两方面多加注意,就能提高月季的生根率,让月季长势良好。
1 浇水: 月季扦插后的浇水和平时养护时的浇水是不一样的,因为月季扦插后由于根系尚未萌发,此时的吸水能力特别差,如果经常性大量浇水,让土壤过度湿润就会腐烂枝条,降低成活率。扦插时如果土壤有一定的湿润性,那么扦插后基本上不用浇水,只要经常性的用水壶喷一喷水,保持土壤和空气处于湿润的状态即可,千万不可以出现积水的情况。
2 温度:枝条生根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温度环境,最适宜的生根温度在20℃左右,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生根。我在扦插月季以后一般都会用保鲜膜将月季枝条裹起来,达到保温、保湿的效果,花友们在实际操作时也可以参考我的做法。
生根小妙招:用米醋(不含盐)和清水按照1:100的比例稀释之后,把月季枝条浸泡于这种溶液中,浸泡时间在9个小时左右即可,浸泡完以后用清水冲净枝条,然后插在泡沫板上,要保证有一个芽点处于泡沫板下面,最后将泡沫板漂浮在水面上,大概半个月以后泡沫板下面就会长满根系,将长有根系的枝条移栽到盆土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