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损害赔偿管理办法》是中国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环境责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主要内容包括:
1. 定义生态损害:包括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或者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和财产造成的损害。
2. 赔偿主体和范围:要求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造成生态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修复损害、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因生态损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
3. 赔偿程序和标准:规定由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受理赔偿申请,并定期公示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对于无法确定赔偿标准的案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关方面进行研究,并向社会公布。
4. 监督和处罚:要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生态环境相关单位和个人实施日常监督,并对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行政处罚。
生态损害赔偿管理办法的出台,加强了环境保护管理和责任追究机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