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围屋,又称为燕翼围,是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杨村镇的一座客家围屋,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完工,历时27年。这座围屋是由当地富户赖福之及其长子赖从林两代人倾力建造的,耗资巨大。
关于燕围屋的由来,有三种说法:
1.燕围屋的名字来源于《诗经直解》中的“贻厥孙谋,以燕翼子”,意为为子孙筹谋,就像燕子翼护小燕一样。这正好符合赖福之建造围屋的初衷,即为保护儿孙的安定生活。
2.另一种说法是因为燕围屋的对角各有一个炮楼,从上空望去,整个围屋就像一只燕子一样。
3.还有一种说法是,清朝道光年间,时任赣州知府的周玉衡曾到燕围屋小住过几天,发现围主夫妻非常恩爱,就挥毫为围屋题写了围名“燕翼围”,取燕侣比翼的意思。围名中的“燕”字将中间的“北”写作了“比”,寓意燕侣比翼,夫妻恩爱;而“围”字将中间的“韦”写成了上下结构的“五吊”二字,古时候五吊一般用来代指金钱,期望赖福之及其后人福泽绵延,人财两旺。
燕围屋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江南围屋的防御功能,又有客家土楼的建筑特色,是客家围屋中的精品。如今,燕围屋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